平壤十月,旗帜猎猎,礼炮震天。
中国代表团于10月9日提前抵达朝鲜,参加庆祝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的大会,并于抵达当天,受到金将军的亲自接见。在收到中国老朋友的美好祝愿后,金将军郑重地说出八个字:“朝中关系,牢不可破。”
这八个字不是即兴之语,而是一种政治定调,即在风云激荡的地缘格局中,对中朝友谊、信任与安全的再确认。
“牢不可破”这四个字,在朝鲜政治语言体系中分量极重。它不是套话,而是“最高级的定性”,用于表达无条件信任与长久合作。
中方代表此行,带去了祝贺,也传递出继续深化传统友谊的明确信号。金将军以“牢不可破”回应,这是一种对等的外交表达,更是一种战略默契的象征。
这八个字,既是回望,也是宣誓。它回望的是血与火的历史,从抗美援朝并肩作战到长期的政治互信;它宣誓的是未来的方向,在国际形势多变的当下,双方要在战略高度上继续稳住彼此。
除了牢不可破的表述外,金将军还把巩固中朝关系,放在朝鲜政府坚定不移的立场来对待。金将军还谈到,坚持一个中国原则,反对“台独”,在涉港、涉疆、涉藏问题上,和中方立场相一致。朝鲜以此对外释放信号,表明在敏感问题上朝鲜不会背离中国。
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几十年时间来看,这次庆典堪称朝鲜层级最高的一次外交活动。外界普遍认为,它不仅是纪念仪式,更是一种国家定位的公开表达。
朝方意图非常明确:它要把自己从“被孤立者”的叙事中跳脱出来,转向“地区关键节点”的角色。
大阅兵是形式,而形式背后是信号,这个信号有两层:
第一,对内是凝聚民族意志,展示制度自信;第二,对外是告诉世界,朝鲜不是边缘参与者,而是地区局势的主动塑造者。
高层级的外交活动,是大国常态;朝鲜如今的举动,正是在向外界宣示“我也能在这个层级上发声。”
需要注意的是,“朝中关系,牢不可破”并非金正恩随口一言。这八个字在他的外交辞典中只出现过两次:一次献给中国,一次献给俄罗斯。
对中方,这四字是情感的延续,稳中有厚、带着历史温度;对俄方,这四字是战友的宣誓,并肩抗压、充满现实强度。
2024年6月,俄朝签署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》,金将军在电话中提到“牢不可破的战友关系与同盟关系”。2025年10月9日,梅德韦杰夫率团访朝,道出那句意味深长的话:
“时光荏苒,朋友依然相伴,敌人则瑟缩颤抖。”梅德韦杰夫还对朝鲜在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中的支持,当众道谢。
如果说金将军对中方的“牢不可破”是基石性的稳定信号,那么对俄方的“牢不可破”则是对抗性体系中的现实宣示。
当金将军说出“朝中关系,牢不可破”的那一刻,他不仅是在表达情感,更是在重申一种安全逻辑。他要告诉世界:“我有历史的朋友,也有现实的伙伴。”
中朝关系,是稳定与发展的支点;俄朝关系,是抗压与生存的防线。两者叠加,正构成了朝鲜当下的外交坐标。毕竟,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,朝鲜要用确定的友谊,撑起自己的确定性。
配资公司排行口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