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3日晚,2025年“羊城八景”正式发布。经过自主推荐、大众投票、专家评审等环节,“荔湾胜境”(含永庆坊、陈家祠、白鹅潭、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、沙面)被评为2025年“羊城八景”之一。
新“荔湾胜境”蕴含着荔湾哪些特质,为荔湾文旅定位和发展带来了哪些新启示?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国际视野下,应该如何认识荔湾在岭南文化版图中的地位?
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、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、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、一级作家梁凤莲认为,荔湾是西关风情所在地,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乡愁所在、乡情所在之地。
聚焦当下:解读“羊城八景”中的荔湾特质
问:荔湾参选羊城八景的景区(点)包括永庆坊、陈家祠、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、沙面等,充分展示了荔湾南北两片区的风貌,您认为这些“景”有什么特质,分别从哪些角度展现了广州城市魅力?
答:荔湾是岭南传统文化的“容器”,保存了岭南文化悠久的历史传统,包括祠堂文化、水乡文化、村落文化等等。荔湾也是广州城市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,除了这些参选的景点,还有很多与海丝、花城等有关的文化名片,体现了广州作为“千年商都”“南国明珠”的城市魅力。
展开剩余84%参选今年“羊城八景”的荔湾景点有几个共同特点。一是历史悠久,白鹅潭和荔枝湾是自然水系与城市环境的融合,拥有一定文化底蕴;二是影响力大,比如“古祠流芳”曾多次参选“羊城八景”,它深受市民和游客的喜爱,经得起时间的考验;三是随着城市的发展,不断有新的历史风貌被活化,比如荔湾南片区的“聚龙古村”等也逐渐成为荔湾文化新名片。
价值转化:探寻荔湾景点独特文旅价值
问: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,您认为荔湾的南北两片区能提供哪些独一无二的文化与生活体验?为什么说“不到荔湾,不算真正体验过原汁原味的广州风情、岭南风情”?
答:荔湾的独特价值在于传承,完好地保存了岭南悠久的文化传统。自宋代第一次评选“羊城八景”,荔湾就没有缺席。荔湾倚靠珠江的自然环境,形成了水秀花香的生态;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。到了荔湾,能感受到独特的岭南水乡与城市繁华融合而成的独特风情,这种风情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。
转换视角:如何沉浸式认识荔湾与广州
问:很多游客把荔湾作为广州之旅的必游地,除了知名景点,您推荐他们从哪些角度沉浸式认识荔湾、认识广州?
答:每座旅游城市都是一个多面体,广州也不例外,认识一座城市可以从很多方面切入。简而言之,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一步深入。
空间的维度比较好理解,荔湾既有游客云集的景点,也有不是那么热闹的、本地人喜欢的活动空间。如果时间足够充裕,建议游客从一个非游客、本地化的角度认识荔湾,进入横街窄巷认识城市肌理,广州的古老就藏在这些掌纹一样的城市肌理中。
如果从时间维度认识荔湾,也有许多途径。荔湾区有很多博物馆、图书馆,可以进入博物馆认识荔湾的历史,也可以进入图书馆阅读广州的故事。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结合,会增强游客对广州的了解。
文化定位:剖析荔湾在大湾区、国际视野下的坐标
问:荔湾区作为广府文化的核心发源地之一,在建筑(骑楼、西关大屋)、语言(粤语)、生活方式(饮茶习俗)、艺术(粤剧、工艺美术)等方面,形成了哪些极具标识度的“荔湾特色”?您认为这种特色让荔湾在岭南文化版图中占据了怎样的地位,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海外的视野中又有何种影响力?应该如何辩证地看待,荔湾在历史脉络与当代发展中的地位?
答:越秀和荔湾,是千年羊城传统文化的历史担当,两个区在文化定位上有着细微的差别。越秀区是古代广州的政治中心、文化中心,而荔湾区是古代广州的商业中心、生活中心,相比越秀的厚重,荔湾的“家园感”更强,所以西关大屋、粤语、饮茶等等文化品牌都源自生活。
作为广州传统文化的“双子星”之一,荔湾展现的是广州传统生活方式丰富多彩的一面。广州的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紧密相连,文化“活”在生活中,千年以来,生机勃勃、活色生香,漂洋过海传播到世界各地,海外华人都将荔湾视为正宗广式生活、广州文化品牌的摇篮。
“新老并存”:何以在文化价值中打造文旅新体验
问:和我们以往熟悉的“羊城八景”相比,荔湾这次参选的景点(区)既有“老面孔”,也有“新地标”。您认为这种“新老并存”的现象,反映了文化认知和文旅体验的哪些变化?何以构成新时代“岭南文化荔湾表达”的一部分?
答:现在,我们看到荔湾区的文化建设,更多的是人文恢复、历史传承,永庆坊是成功的典范,聚龙古村也朝着这个方向走——围绕传统的核心价值,增加新的时尚体验。“新老并存”反映了城市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同时,也对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,对文化遗产的认知不能停留在表象,需要大胆改造以适应市民游客的文旅体验,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消费趣味。
“老”是一种坚守,是荔湾的历史遗产。“新”是一种方向,它首先意味着文化消费主体的年轻化,对文化遗产的认知不能停留在过去;其次,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要向市场化转变,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文化遗产是没有生命力的,“老面孔”不能靠输血活到未来,要注入新的内涵让它焕发生机才能达到保护的目的。
展望未来:如何借“羊城八景”IP提升荔湾文旅发展
问:您认为此次重新评选“羊城八景”有什么时代意义?对于荔湾未来进一步强化其“岭南文化核心展示窗口”功能、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世界级人文旅游目的地,有哪些具体建议?
答:“羊城八景”从宋代开始评选,至今已逾千年,每一次评选都是回顾与总结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,广州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,八景评选的频率明显加快。2011年“羊城新八景”评选是借广州亚运会,对广州城市建设的总结。此次评选除了回顾,更多是展望,是对《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》的呼应。此次评选也体现了城市与人美美与共的和谐发展理念。
荔湾无论是打造岭南文化展示窗口,还是旅游目的地,都是分步骤、递进式强化文化的竞争力、扩大文化影响力。今后,荔湾首先要围绕乡愁乡情做文章,荔湾属于广州“历史文化核”,饱含着西关风情,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乡愁所在、乡情所在;其次,要与兄弟城区携手合作,立足粤港澳大湾区,共同将广州打造为世界级人文旅游目的地。
文|记者 马思泳
图|记者 陈秋明 通讯员 荔文广
发布于:广东省配资公司排行口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